中信环境成立于2008年5月,其初衷是中信集团为了在国家提倡的战略新兴行业占领一席之地,在非金融领域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完善集团“产融并举”的业务发展格局,并承担一份作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公司投资运营产业链向高附加价值延伸完善,已覆盖膜制造、高难度工业废水处理、大型市政污水处理、流域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发电、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循环经济产业园一体化建设运营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多个环保细分业务领域。
央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力军,还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骨干力量,新时代更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开展海外履责的先锋力量,在推动国家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出示范力量。
中信环境为提升党组织力和政治功能,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而进行的一系列建设活动,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智慧中信 共创新可能 | 中信环境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办。中信集团以“智慧中信·共创新可能”为主题,携中信环境等20家子公司亮相“行业应用”展区,全面展示集团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的领先探索与实践。中信环境通过展示中信智慧水务云平台、绿色低碳建筑管理平台等数智业务,全方位呈现公司在生态环保、新型城镇化领域的数字化探索创新成果。
27日上午,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张世昕,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国权,在中信环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磊,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文路的陪同下,在中信环境展区听取了对公司智慧业务最新成果的汇报。中信环境作为集团在生态环保领域唯一投资建设运营平台,同时也是中信集团新型城镇化板块的智慧城市营建者,公司充分发挥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链主优势,利用大模型重塑生态环保及城乡建设业务形态,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水务、绿色低碳、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取得覆盖技术研发、场景落地到产业升级的多元创新成果。
△ 展会现场
在智慧水务领域,中信环境重点呈现了由中国市政中南院自主研发的多模态水务智能体——中信智慧水务云平台。该平台基于“AI+CIM+云计算+大模型”技术研发,覆盖供水厂、供水管网、污水厂、排水管网等水务全流程,目前已在全国近80个水务项目中成功应用,助力水务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下降10%,智慧水务日服务量超过300万吨,累计减少碳排放量20万吨,受益人口超1000万。
本次展会重点展示了水务行业首个云端虚拟数字人——“小智”。小智是结合国产大模型开展AI技术与水务业务深度融合的科技产物,通过小智的赋能,武汉金口水厂实现传统运维管理方式的革命性改变,水厂管理效率提升30%,运行能耗降低10%-15%,成为华中地区首个智慧水厂,并成功入选2024年住建部智慧水务典型案例且位居榜首。
在绿色低碳领域,中信环境重点展示了由中信建筑院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建筑管理体系,该体系构建了覆盖建筑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体系,旨在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驱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体系包含信筑AI平台、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数字智慧建筑(DIA)运营平台等三大核心平台,以及城市级AI3D生成平台、智慧城市CIM平台两大支撑平台,形成“技术赋能+平台支撑+场景落地”的闭环解决方案。
绿色低碳建筑管理体系可助力提升建筑设计方案创作效率、减少建筑施工材料浪费、降低建筑整体运行能耗、提升建筑设备运维效率,目前已在全国多个标杆项目中成功落地,累计服务建筑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减少碳排放量约50万吨,构建起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式。
在同期举办的主题分享会上,作为引领智慧水务及数字建筑发展的标杆机构,中国市政中南院与中信建筑院受邀参与主题分享,两家单位的技术专家围绕中信环境在智慧水务与智慧建筑领域的创新实践展开深度解读。
中信环境数字化与科技创新部,中国市政中南院、中信建筑院智慧业务相关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